10月16日,贵州省毕节市进入玉米丰收的时节。跟随着正大玉米丰收的脚步,我们来到了杨家湾镇塘边村。塘边村海拔1800米,坐落于一片山间平地上。村中有几十户人家,多以种植玉米为主。
村民周遵朝大哥今年49岁,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,但为人依然乐观、开朗。周大哥年轻时在外务工,做过很多工作,这些经历也带给他更多的见识、更宽广的眼界。
周大哥今年种了十多亩玉米,还有一些魔芋。看着家里收回来的玉米棒子,洁白又大个,周大哥竖起了大拇指:“正白1号这个品种我还是非常满意的,表现很不错。今年一共种了22公斤玉米种,全部都是正白1号。”
“别人都是精耕细作,我的话在地里撬个坑就种下去了,早早施足肥料,后期就不怎么管理。我一个人忙不过来,功夫没有别人下得多,能有这样的表现我已经相当满意了。”周大哥说起了自己种玉米的方法。
“因为种得粗糙,播种的时候不怎么累,但是收的时候就累了,收获下来棒子很多、很重的。”周大哥笑道。
正白1号最让周大哥喜爱的就是轴细、粒深。“说实话,市面上这些品种籽粒这么长、轴芯这么深的真的很少,你看这个籽粒比我门牙还要长一些。”
今年雨水比较多,玉米霉烂的情况普遍多发,周大哥谈及正白1号的霉烂情况:“说一个都没烂那是吹牛的,但相比其他品种来说烂的已经相当少。最多有一两个顶上带一点点霉的,我认为已经足够好了。”
“正白1号种子的发芽率也很不错。”周大哥介绍到,“今年出苗率很好的,我估计有90%以上,多丢了几颗种子,间苗都给我累坏了。”
“我一个人种地忙不过来,像正白1号这种发芽率高、耐粗放、抗病又高产的品种我是最喜欢的,省力省心。”周大哥表示:“明年我还要继续种这个品种” 。
“我这个人历来实话实说,好的就是好的,不好就是不好,谁来了我都一样说” ,周大哥不忘强调到。坚信自己的判断、满怀对未来的期望,平凡却不平庸,有些倔强、有些可爱,这就是周大哥留给我们的印象。
老母亲已经82岁高龄,妻子还在外务工,孩子们也都不在身边,如今的周大哥一边照顾母亲、一边下地务农,过着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平凡日子。在每个硕果累累的秋天里,他总会坐在田边,感受着空气中的粮谷清香,期待着丰收的团圆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